利用成交量变化规律主动出击
利用成交量变化规律主动出击
利用成交量变化规律主动出击
股市中有一句谚语:量在价先行。说的就是,投资者可以通过成交量的变化来判断股价未来的走势。因此,成交量的分析可以说是技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投资者只有深入细心地洞察成交量的变化并掌握其规律,才能对个股的买卖点把握得恰到好处。本文拟对不同阶段成交量的表现及应对策略进行大致分析。
上升过程中成交量表现
一只个股在下跌周期结束后,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通常个股的上升过程会以五浪运行,包括三个上升浪和两个调整浪。
我们首先来分析第一上升浪和第三上升浪中成交量的表现。
在股价上升初期即上升一浪刚刚开始时,此阶段个股的成交量会较构筑底部时的成交量温和放大,说明市场主力正式开始积极运作,推升股价向上。此时,投资者可积极大胆介入。有时,一些个股构筑历史性底部完成后,股价启动时会放一根标志性的巨量,此后股价一路缩量上涨,表明机构已经高度控盘,筹码锁定情况良好。遇到这种情况,投资者应该在股价启动第一时间内积极介入。
第三上升浪是股价上升过程中的主升浪,这一浪是股价涨幅最大、运行时间最长、人气最旺的一浪,在这一阶段成交量很活跃,但也有一些个股在第三浪启动时成交量温和放大,而随后量能会随着股价的一路上升而萎缩,这也表明主力控盘程度已经相当高。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在股价没有出现急速拉升及成交量未出现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可寻找适当机会介入。
股价在第一浪和第三浪结束的高点处,往往会出现阶段性放量的特征,是因为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后,获利盘和解套盘开始兑现,抛压不断加重,阻止了股价的进一步上升,从而使股价出现二浪和四浪的调整。在这两个调整阶段,成交量均表现为由高峰处开始逐步萎缩的特点,当股价萎缩到地量水平时,表明市场浮筹已经被清洗,股价有望在新增买盘的推动下重新上涨。
股价上升周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为第五浪,这一阶段股价会继续创出新高,在股价达到高点后会出现宽幅剧烈震荡,成交量也会较前两个上升阶段明显放大。此时主力通过剧烈震荡达到出货目的的意愿已经越来越明显,投资者在此阶段则不应再留恋市场,尽早择机出局为宜。
下跌阶段成交量表现
当市场或个股的五浪上升结束后,市场将进入下跌趋势。在下跌初期,由于大多数人对市场下跌的性质难以判断,所以市场观望气氛较浓,这一阶段不会出现太大的成交量。
但随着市场的继续调整,部分资金意识到市场已经趋弱,开始寻找反弹出货的机会,如个股或大盘跌破颈线位或平台破位,在回抽颈线位或平台的时候,许多止损盘就会抛出,形成放量下跌的特征。当一些止损资金出逃后,市场将进一步下跌,即进入中期下跌阶段,在这一阶段许多投资者遭受深度套牢,于是割肉盘就很小了,外围资金由于市场在下跌中也处于谨慎观望状态,因此,买盘也很小,所以在下跌中期的成交量一般不会很大。
在下跌末期,市场由于各种利空传闻的影响,会对一直坚守的套牢盘造成影响。这些资金由于害怕市场继续深跌就会割肉,大部分后知后觉的资金会在这时候选择卖出,这种现象出现时说明市场离底部不远了。此时,反而会有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逢低吸纳部分筹码,形成阶段性放量。最后,机构可能会利用收集到的筹码刻意进行打压,使股价再创新底,这时形成一个真正中长期底部区域。大的主力资金将在这一区域逢底吸纳筹码。这个阶段的成交量与前期下跌过程中的成交量相比有明显放大迹象。市场的活跃程度开始提高。当主力建仓完毕后,市场将重新步入上升,从而完成股价从上升到下跌再到上升的循环过程。
投资者只要深入分析、认真总结成交量在各阶段的变化规律,才能在股票投资中主动出击,精准把握,使投资效率大大提高。
炒股,是一种技术细活,更是一门遗憾艺术。无论是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还是在已经开始的2011年,投资者或多或少总会留下这样那样的遗憾。譬如,短线操作所带来的收获赶不上长线投资、频繁进出所取得的业绩远不及持股不动,就曾给不少投资者留下过许多遗憾。
的确,在许多时候,投资收益大小与操作节奏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勤快不如懒惰”、“短线不如长线”这种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客观存在的现象却随处可见。于是,不少投资者在经历太多的挫折、教训之后渐渐悟出真谛,并调整操作策略,选择长线投资。
那么,长线投资是否等于一味死守?实际上,长线投资远不是一些投资者所想象的那么简单,长线投资同样要讲究策略、方法和艺术。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长线投资方法,供投资者参考。
持股不动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长线投资方法,在大盘趋势保持向上、所持股票走势强于大盘时被许多投资者普遍采用。用好这一方法重在把握三个环节:一是买入环节,包括品种选择要“强”,时机选择要“早”,仓位选择要“重”等,简言之就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尽最大的可能,买入最强势的股票。
二是持有环节。买入股票后要能拿得住,做到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需要经受住三个考验:大盘和个股跳水时市值缩水的考验,大盘和个股井喷时想获利了结的考验,以及出现高抛低吸机会时想博取差价的考验,只有经受住了这三个考验的投资者才拿得住股票。
三是卖出环节。持股不动不等于“永久持股”,它是一种根据投资者的预期,持有期相对较长的投资方法。长线投资的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卖出,而且想卖个更高的价格,取得更好的收益。把握好卖出环节的关键是要有目标位。从买入股票之日起,投资者就要明确所买股票的预期目标价;到价即卖出。一旦股价达到或冲破目标位,就应毫不犹豫地卖出所持股票,至此一个完整的长线投资周期才算结束;卖后不后悔。卖出后,无论股价下跌还是上涨,投资者都能坦然面对,尤其是当股价上涨时也能做到卖后不悔。
持币观望
说起长线投资,许多人想到的仅仅是买入股票后持有不动,殊不知还有另一种长线投资方式——持币观望。相对于持股不动来说,持币观望同样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长线投资方法。事实表明,投资者如果仅会用持股不动方法而不善于持币观望,结果常常“坐电梯”,投资收益也会受到严重影响。